這是我觀看《媽的多重宇宙》的個人心得,在看電影的當下,我感覺它的訊息非常清楚,但是後發現電影阿,果真就是10個人看會有12種領悟,所以也寫下我的分享。
距離我看這部片,到我現在開始寫心得,可能隔快一個月,所以記憶可能有點模糊,記得的可能是我的一個感受。
我認為這就是一部披著搞笑娛樂片外衣的勵志成長片,如果要幫這部片下一個關鍵字的話,我應該會說是「改變」,而且是anything anywhere anytime的改變。
從設定開始,電影就一直在強調「改變」,或者是說「選擇」的影響力,多重宇宙的成因,就是因為每個人在每個人生的岔路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,導致了截然不同的人生(雖然我暫時還沒參透做出怎樣的選擇會變成熱狗手),也營造了截然不同的世界。
而要啟動verse jumping的必要觸發條件又是:你必須要做一件平常不會做的事情,越怪越好,才能讓原本的與宇宙不穩有機會對接到另一個宇宙。這也是一個有點暴力的暗示。人本不能做一樣的事情,卻期待不一樣的結果,就是那些改變,才開啟了可能性。
而在故事高潮,每個宇宙的Evelyn幾乎都把事情搞砸了,直到她選擇了愛,在每個宇宙都做出新的選擇,開始翻轉一切。這跟在哪裡、在什麼情境都沒關係,每個宇宙雖然劇情都相差甚遠,但無一例外都因理解、包容、尊重被拯救了,重點在於選擇去愛,並採取行動。被理解、包容、尊重的都不是Evelyn,她只是選擇這麼做的人,但被拯救的不只別人,也包括她自己。
這部電影另外比較觸動到我的是親子關係的部分,不論是Joy在Evelyn眼裡,還是Evelyn在爸爸眼裡,都是一個不符預期的意外,一個他們人生中的變數,他們想控制,卻控制不了,搞得雙方都很痛苦。
原本我認為Joy最終沒有走向毀滅,要歸功於Evelyn想通並改變了,這個親子關係終究需要由父母來解開。然後我才突然意識到,但Evelyn同時也是女兒,她沒有等待她的父親做出改變,而是由自己發動了改變來讓一切好起來。
所以看完媽的多重宇宙,我真的覺得很勵志,感覺看了個電影版的《原子習慣》,後來看了《五秒法則》也再次覺得果然就是這麼一回事,如果你願意,在任何時刻、任何地方做出改變,就能開啟截然不同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