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篇是我讀《五秒法則》這本書的個人領悟摘要,推薦給想要做出任何大大小小改變的所有人。

今年,或說這幾年,我一直為我的行動力低落深深困擾,不去做應該做的事情的同時,也明確感覺到我將一些時間花在我沒很享受的事情上。

如果我是真的很享受看FB上那些無腦影片(諸如5 minute crafts)就算了,我一邊知道我沒有,一邊看著,但我不知道怎麼阻止這件事。我看了一些講拖延症的書,也看懂了他們在說什麼,不外乎是完美主義、想太多、想要對人生有掌握感所以選擇耍廢、對於耍廢能提供的罪惡感著迷等。這些書也提供了不少解決方法,像是拆解任務成小步驟、減低阻力等等。但這些書對我的效果好像都沒有五秒法則來得好。

五秒法則是一本有點無腦的書,作者真的要傳達的資訊很單純,其餘至少有一半的篇幅是摘錄讀者曾經給作者的社群私訊或留言,都是他們使用五秒法則之前的人生難題和之後產生的改變。或許這麼單純的資訊就是這本書有用的原因,也非常符合五秒法則的精神。

五秒法則簡單來說,就是講我們的大腦熱愛擔憂,在你產生一個念頭之後,它就會迅速的開始告訴你各種不要去做的理由,而倒數5-4-3-2-1則能打斷大腦原本在做的事,也就是試著阻止你去做未知的事,反正你就是不要管大腦有沒有話想說,倒數五秒然後去做,然後你就做了。

聽起來有點廢,又有點合理。因為其實大部分的事情即使可能難以成功,但未必難以去做,在找到害怕或拒絕的理由之前就做下去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
而五秒法則可以用在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上,像是起床、運動、看書、寫作、搭訕、發言、辭職;也可以用在各種你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身上,例如翹腳、駝背、用糟糕的語氣對親近的人說話、抽菸、自殺、焦慮等等。「不要去做一件事」好像比「要去做一件事」難度更高一點,我想是因為不去做一件事之後,我們要面對的是不然要做什麼?我們打斷了大腦原本的思緒之後總是要餵它點東西轉移注意力。作者的建議是可以去想想如果這件事沒發生的話,會有什麼好事發生呢?想想那件好事。

那一定要5-4-3-2-1嗎?書中有很貼心的提醒,不能1-2-3-4-5,因為後面還可以有6-7-8-9-10,但如果說你的大腦擔憂的速度實在太快,你也可以試試數更短,或許3-2-1更適合你。

我的話,其實我發現我目前很少需要真的去數,當我想到我現在好像可以用用看5秒法則,去做某件我平常會拖延的事時,我就會覺得反正五秒後要做,我為什麼還要等五秒?然後就去做了。是不是有點沒有耐心?但也有部分的事情,真的還是要數一下,我會再觀察一下是哪些事情。

簡單來說,這本書是一本鼓勵我們相信自己的直覺,並在一些時刻全然放棄思考、讓行動優先的書。它並沒有試圖告訴我們人生很簡單,相反的,透過作者自己的經驗和一堆案例,都在講人生很難,輕而易舉就可以搞得一團糟,但是我們不需要解決太複雜的問題,找到什麼正確答案才能改變這個困境,只要試著倒數五秒,做一件你覺得自己該做的事就好。

萬一成功了,你就會發現自己好像還不錯。

如果你現在有點想要看看這本書,你可以考慮開始倒數5-4-3-2-1,然後去找這本書來看哦~


 書籍資訊 

書名 五秒法則:倒數54321,衝了!全球百萬人實證的高效行動法,根治惰性,改變人生

作者 Mel Robbins

希望一周之後五秒法則對我還有用XD

煙火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閱讀 讀書心得 拖延症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rswcy 的頭像
    sarswcy

    支線任務 Side Quests

    sarsw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